摘 要
護理人員於每天二十四小時以2-3班無縫接軌輪替上班,以使病人獲得持續性且高品質的照護。由於護理人員輪班工作中包含了夜間臨床照護任務,使得其生理時鐘、晝夜節律被打亂。有越來越多的文獻顯示,輪班工作者生理時鐘混亂,易導致自律神經系統調節失衡,而使得其有較高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問題。為關心護理人員的健康,筆者以文獻回顧的方式,統整護理人員在輪班體制中常見的生、心理健康問題與自律神經系統調節功能失衡之議題。結果顯示,以輪值夜班天數較多的護理師而言,可能會有較高癌症、心血管疾病或代謝症候群之風險,以及產生憂鬱、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;而這與輪班者即使在睡眠休息時刻,自律神經中交感神經仍處於活躍的狀態有關。研究亦指出若越長時間從事輪班工作,自律神經調節功能將越來越差甚至受損,將使得生、心理健康問題益發嚴重。期望本文章的綜整結果,能讓護理人員及其直屬主管能更進一步瞭解輪班工作帶來的影響,並提供後續發展適當的評估與促進生心理健康策略之依據,以降低因輪班工作所引發自律神經失調而導致的身心疾病之機率。
關鍵字:輪班工作、護理人員、生心理健康、自律神經調節功能 |